近日,据当地媒体报道,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了新的《关于加快发展重点煤炭企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新《意见》)。
集团旗下拥有50多家全资子公司、分公司和控股公司,形成煤炭及关联产业、建材产业、环保新兴产业、服务型制造业、现代物流与贸易、金融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特色农业等八大业务板块。张志斌介绍,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除了本地消化,还运往云南、四川、广西等周边地区,但之前由于生产成本高,在煤炭市场下行时并不具有竞争优势,鉴于此,贵州省为了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已经取消了二次煤炭出省基金,并逐步下调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此外贵州省也关停了年产能在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使得当地资源比较紧缺,现在当地有些煤矿的盈利状况很不错,甚至每吨利润能达到50元。
而盘江集团下属4家煤炭企业一季度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8.52%,货款回收率只有59%,且货款回收中现汇仅为20%,现金流日趋紧张。《三年行动计划》显示,贵州省要在2014~2016年三年内全面完成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作为贵州省最大的国有煤炭企业,贵州盘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将公司下属六枝工矿有限公司所属煤炭及煤炭业务相关资产剥离后组建六枝工矿煤业有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造。另外,自2011年10月1日起,凡在贵州省内从事煤炭生产的企业均按照煤炭销售价格缴纳煤炭价格调节基金。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盘江集团通过企业内部整组提效、压缩开支,调整产品结构与价格策略,稳定和拓展外部市场,拓宽融资渠道等综合措施,完成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2%,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减亏增盈3亿元,基本实现了平稳开局。
2011年2月,贵州省政府决定六枝工矿与盘江集团进行资产重组,成立了新的六枝工矿集团。1999年,国务院决定对六枝矿务局实施政策性破产。5月末,秦皇岛港、国投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等三港煤炭库存总量合计122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70万吨,增长6.1%。
现货方面,无论是中转地,还是主产区,上半年,各煤种价格也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行业利润继续大幅下降由于煤产销量不再增长,煤价不断走低,今年上半年煤炭行业销售收入同比继续下降,利润总额继续大幅下滑。从山西、内蒙古和陕西三大煤炭主产省区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三省区原煤产量有增有降,但降者居多,三省区原煤产量总体呈下降态势。据海关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3514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03万吨,下降0.8%。
据海运煤炭网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11日,最新一期的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为532元/吨,年初以来累计下降99元,降幅达15.7%。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247.4亿元,盈利企业仍然有659.1亿元的利润,双方差别不可谓不大。
钢铁行业用煤主要是炼焦用煤、烧结用煤和高炉喷吹煤。5月末,南方主要接卸港广州港煤炭库存高达320万吨,而去年同期和去年年末,广州港煤炭库存则均在260万吨左右。煤矿煤炭库存处于高位。钢铁行业用煤需求同比略有下降。
其中,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对于部分新建项目来说,前期大量资金已经投了进去,如果现在暂停建设,前期投资将打了水漂,如果继续投资直到形成新的产能,企业未来可能面临产能过剩、融资难、资金链紧张等多种不同问题。其中,动力煤、炼焦煤、喷吹煤和化工煤指数分别为82.28点、76点、91.3点和130.46点,年初以来分别累计下跌11.25点、15.42点、12.72点和16.99点,降幅分别达到12.0%、16.9%、12.2%和11.5%。因此,山西、内蒙古和陕西三省区原煤产量的变化对国内煤炭总产量影响重大,三省区原煤产量下降也意味着今年前5个月全国原煤产量很难实现增长。
煤炭库存始终处于高位虽然国内原煤产量和煤炭进口均告别了快速增长势头,但是,由于煤炭需求整体疲软,上半年从煤矿到港口,再到终端用户,煤炭库存均始终处于高位。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意味着未来新增煤炭产能将继续增加,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
上半年,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能源、原材料需求继续减弱,煤炭需求整体疲软。但事实上,受发电煤耗下降等因素影响,发电耗煤量增幅远不及火电发电量增幅。
如果再考虑到水泥产品单位能耗不断下降,上半年水泥以及整个建材行业用煤需求也仅是略有增加。与此同时,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期间费用同比分别仅减少308.9亿元和11.9亿元,分别仅下降2%和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可比价格计算,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较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因此,煤炭行业利润总额继续大幅下滑。考虑到去年6月份煤炭进口量只有2235万吨,今年6月份煤炭进口量同比势必将有所增加,整个上半年煤炭进口量同比将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盈利能力下降,企业造血能力衰退,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也将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融资压力和财务压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同比增长0.2%和2.7%,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5.9和5.3个百分点由于当前煤炭行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盈利企业仍然有着一定利润,煤价仍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分行业来看,发电行业用煤增长乏力。上半年,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能源、原材料需求继续减弱,煤炭需求整体疲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煤炭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625.9亿元,同比减少776.6亿元,下降6.0%。煤炭需求整体疲软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原材料,其需求形势与整个宏观经济表现息息相关。
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10日,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合计为7608万吨,平均可用23天。行业利润继续大幅下降由于煤产销量不再增长,煤价不断走低,今年上半年煤炭行业销售收入同比继续下降,利润总额继续大幅下滑。截至6月10日,全国重点电厂今年累计耗煤56715万吨,同比减少129万吨,下降0.23%。近年来,全国原煤产量增量主要集中在以上三省区,其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早已超过60%。
对于部分新建项目来说,前期大量资金已经投了进去,如果现在暂停建设,前期投资将打了水漂,如果继续投资直到形成新的产能,企业未来可能面临产能过剩、融资难、资金链紧张等多种不同问题。其中,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
考虑到今年以来焦炭产量不增反降,天然气供应偏紧,1-5月份以煤为原料的甲醇产量无疑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甲醇用煤需求增长较快。今年1-5月份,合成氨产量2335.8万吨,同比下降1.56%。
另据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9日,最新一期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综合价格指数为85.48点,年初以来累计下降13.65点,降幅为13.8%。在未来惨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求得生存将成为哪些亏损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因此,山西、内蒙古和陕西三省区原煤产量的变化对国内煤炭总产量影响重大,三省区原煤产量下降也意味着今年前5个月全国原煤产量很难实现增长。建材行业用煤需求略有增加。钢铁行业用煤需求同比略有下降。较去年年末增加1081万吨,增长28.0%。
煤炭库存始终处于高位虽然国内原煤产量和煤炭进口均告别了快速增长势头,但是,由于煤炭需求整体疲软,上半年从煤矿到港口,再到终端用户,煤炭库存均始终处于高位。1-5月份精甲醇产量1421.5万吨,同比增长21.3%。
今年上半年,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影响,水泥需求量和产量增速也明显放缓。5月末,南方主要接卸港广州港煤炭库存高达320万吨,而去年同期和去年年末,广州港煤炭库存则均在260万吨左右。
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1-5月份,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仅增长4.1%,较去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